[日期:2020-03-06] | 来源:学生处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何以战“疫”,居家中、待春来。何以战“惰”,锐心智、劳筋骨。这个寒假很长。家,成为了最小而具体的抗疫单元。在这个特殊时期,我理应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在完成学习计划的同时,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天准时起床,收拾房间、开窗通风,扫地拖地、擦拭灰尘,从最基础的煎鸡蛋、煮面条学起,到烙饼、炒菜、炖汤,洗锅洗碗、打理厨房,也算是累并快乐着。这段时间的家务劳动,让我充分体会到“事非经过不知难”,原来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小事,需要如此多的精力、体力和时间,原来父母、长辈在我身上倾注的爱,是那么的润物无声。这段时间的家务劳动,让我充分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原来看似简简单单的生活细节,还蕴含着如此丰富知识和哲理。通过做家务,我知道了白醋可以除垢、擦窗器其实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的原理、压力锅内气压的调节方法等。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感恩生活中的每个过程。——高一1班朱思颖
原本只有三周的寒假,因为疫情的到来,改变了原先的安排计划。想起南方周末2020年的新年贺词:考验如火,正在淬炼真金。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这是一次与关乎国民生命的考验。对我们来说,这同样是一次有关毅力和决心的考验。
在学习之余,我逐渐承担起家里的一份责任。一次次洗碗擦桌时的腰酸背疼、一次次做饭的失败和清洁房间里各种灰尘杂物的不易……放弃的念头也在我脑海里徘徊过,但想到父母每一天无怨无悔的坚持,我鼓励自己坚持了下来。原来看似习以为常的家务劳动,背后都蕴藏着无数汗水与付出。
劳动固然是辛苦不易的,但同时也是高尚的。我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在展露锋芒,父母却在积累沧桑。学会承担起家里的一份责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回报父母对这个家的付出,同时也是自己成长的一个表现,是我寒假收获最宝贵的经历。
——高一2班刘子琪
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作为一名有理想的高中生,虽只能成为在家中蜗居的千千万中小学生的一名,但我心系国家,心系正在与残忍的病毒做抗衡的医务人员与病人们!我虽不能为之做些什么,但我愿不停的学习相关知识,汲取新闻中的相关知识,多多承担家里的劳务,增强自己的体魄!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我相信最终我一定能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辉煌!
——高二5班刘桢干
在家的这一个月中,基本作息时间和在校相同,早上七点起床后会帮家人做好早餐,然后即开始读书、学习。中午饭后会帮父母做基本的家务,如刷碗、拖地,清洁等。这次如此长时间与家人聚在家中,还增进了我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我开始主动承担这个家庭的责任,父母都从这次疫情中看到了我的成长,责任心与自律。感激人生中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
——高一17班潘彦
因疫情影响,我们待在家里的时间变多了。我们也暂时停下了快节奏的生活,难得地开始品味原来常常被忽略的小日子里的美好。一家人在家里干什么都觉得温馨,眼前只剩下柴米油盐。我帮着父母做家务是想对他们给予我的浓厚的爱给出一点回馈。我希望做我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在这难得的假期里得到放松。回报他们毫无保留的爱是我的责任。
——高二13班毕于欣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新冠之祸致一家人囿于斗室之内,却收获了与孩子长处的温馨与幸福,收获了孩子的反思与成长。同时,也为孩子补齐了家务劳动这一课!责任、担当、感恩,是孩子需在生活中体验的,同理心、自我反省、未来规划,是孩子成长之路必须的。愿我们共勉!
——高一5班雷雨同学的家长
家有儿女已长成,现在可以享受一下坐享其成的感觉。厨房的温度是家的温度,食物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女孩学会做饭是独立的表现之一,我们相信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怕,加油吧,孩子!
——高一11班邓荣欣同学的家长
居家隔离,是对孩子的一次生命教育,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是再一次家的味道的深度体验。空中课堂,孩子的自主学习,家长倍感欣慰。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我们在践行。与孩子一起看新闻联播,与孩子一起锻炼,与孩子一起打扫卫生,与孩子一起学做包子、炸油条,与孩子一起洗衣服......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一4班施皓轩同学的家长
孩子,在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全国的特殊假期里,你真的让我们做父母的感到欣慰。面对那些冒死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你是以自己的行为在支持和声援他们的无私付出。你和我们一样响应政府号令,每天宅在家里,安心的学习和生活。虽然延迟开学,你不能去学校上课,但你每天坚持在网上听课学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自主安排学习、锻炼和力所能及的家务。你说:管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就是对一线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最好支持。我们为你有这样懂事和这份社会责任感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骄傲。为了早一天解除疫情,重回校园学习,我们一起努力把我们的事做好,让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吧!
——高二4班付彦菲同学的家长
每当女儿对当妈的作品赞不绝口时,经常对她说:“知道这道菜为什么会这么好吃吗?因为那是妈妈加了“爱心”调味做出来的!“可能她也把“用心”两字用上了吧,虽然偶尔操“戈”,却仍能给我们惊喜,端上桌的作品除色香味外,还颇具艺术的“型”,应该是肆意将绘画思维用进了烹饪的成果,所以为她点赞吧,这样比说教强多了!享受孩子的厨艺与看她吃得狼吞虎咽一样是同一种幸福!好的厨艺、勤劳的品质一定会带给孩子幸福的人生!加油!期待你的下一道艺术品!
——高二7班王思颖同学的家长
- 0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