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0-09] |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李长鸿 | [字体:大 中 小] |
【编者按】李长鸿,世界杯买球那个网站好(集团)有限公司数学高级教师,多年来培养了数十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等一流大学,2017年,他的儿子李沛卓(世界杯买球那个网站好(集团)有限公司高2017级学生)以高考总分687(其中数学149),信息学竞赛降60分成绩考取北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孩子考入北京大学后,李老师回顾了培养孩子的过程,写下了长达七千多字的经验介绍文章,介绍了自己在培养自己孩子过程中的十三条经验,并无私的分享给网络上所有的学生家长。以下,就是李老师的经验分享文章。
李长鸿老师一家人在北大合影
一切成功都是价值观的成功
儿子今年以高考总分687(其中数学149),信息学竞赛降60分成绩考取北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学阶段学习取得了优越的成绩。在繁重的信息学竞赛和文化课学习之外,孩子还是世界杯买球那个网站好(集团)有限公司管乐团打击乐首席,学校乐团也取得许多奖项,小孩在艺术方面也具备了相当的造诣,希望将来有机会进入北大乐队发挥特长。高中三年来我们和孩子一起付出许多努力,一路走来,甘苦自知,如今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轨迹,既是对亲子一起成长的咀嚼也是对自己教育思想的总结。
1. 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儿子大约7岁开始学习钢琴,学习了一段时间,回来就问宋涛老师教得好不好?儿子说宋老师教的特别好!后来为高考升学计,11岁改学打击乐,当时儿子舍不得放弃钢琴,原因是他觉得宋老师教得好,喜欢宋老师,为此还哭了一场。我跟儿子说,钢琴继续练,打击乐先学一段时间,如果觉得不喜欢就不学。这样儿子才答应跟王珏老师学习打击乐,结果学了一段时间后他又觉得王老师教得好,扎个长发很酷(男老师),愿意跟又帅又酷的王老师学习打击乐。上了初中儿子有了一定的判断力,我就问他你们班上老师教的好不好?儿子说教得很好!即便是为人处事很特别的老师他还是评价为课讲得很好。我觉得这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总看得别人的长处,看到老师的优点,觉得老师讲得好,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才能很好的向老师学习和请教。反过来如果总认为“老师讲得不好”,那就会“厌其师而恶其道”,荒废学业。
我是数学老师,儿子有时会拿难题来问我,有时会拿他已经解决的难题来考我,我会尽量用“基本方法”自然而然的解决,有时方法甚至“基本”得让他感到很诧异,这样让他觉得“基本方法”,好腻害!从而在学习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这“三基”,不过分追求“特殊的技巧”和所谓的“高级方法”, 在遇到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时,善于用基本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文化学习中正确的价值观!——重视“三基”。经过长期的熏陶,反复的训练,使他不怕全国卷的“灵活”与“变化”,在今年高考时数学考了149 分。
2. 坚忍不拔的品格
现在许多家庭经济条件好了,认为孩子不应该太辛苦,应该“快乐的”的学习,即作业不能太多,考试不能太难,要随时夸奖孩子,假期要满世界“游学”……其实,任何一种技能的获得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没有一样成功是轻易得来的,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我所认为的“快乐学习”是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在过程中不断的收获小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比如在求解数学难题时经过苦苦思索后那种柳暗花明的滋味,直叫你拍腿叫绝,这就是快乐学习。
儿子从7岁开始学习钢琴,每天练习1小时,暑假回昆明老家避暑,外婆家住在县城,那里有琴房,暑假也坚持练1小时,多数时候我会陪儿子去练琴,但有时我们大人睡懒觉,儿子就自己起来去吃他最爱吃的早餐——焖肉米线,然后自己一个人去琴房练琴,做一件事就认真坚持的韧劲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培养。如果从县城回梅树村爷爷家,由于农村没有琴房,就不需要练琴了,整天和小猫、小狗或者小猪追逐,或者跟着爸爸妈妈穿过绿油油的农田,到爷爷的养鱼塘上去,在鱼塘埂上看爷爷的大鱼来拖草吃,看满天蜻蜓飞舞,看雨后彩虹,那是最高兴,但玩几天我们就必须回县城,因为要练琴,儿子就不太情愿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工作或想办法。读初一那年儿子由钢琴改学打击乐,打击乐基础是小军鼓,高一开始学打击乐高阶——定音鼓,从此既要练小军鼓,还要练定音鼓,为了两者兼顾,周一到周五,每天吃完中午饭练习20分钟小军鼓才睡午觉,下午放学后回家吃饭,然后到音乐教室练1小时定音鼓,结束后到教室上晚自习或者到机房上信息学竞赛。周五晚上对于大家来说是周末开始,但我和老婆陪儿子在音乐教室练定音鼓,周六上午儿子在机房学信息学竞赛,下午在机房上机,周日上午在家休息,有时也在家上机调试程序,周日下午学校乐队排练,这样的节奏一直持续到高二结束。这种几年如一日的坚持磨练出娃儿坚忍不拔的品格,每每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总会以此来激励孩子。
3. 长远的规划
对孩子的培养要有长远的规划,儿子从7岁开始学钢琴,11岁改学打击乐,11岁开始学信息学,每天都还有点忙,用重庆话讲叫做“不能傻(音哈)起耍”,耍点有意义的东西,既乐在其中又提升才能。许多家长的口头禅是“我们对你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你努力就行了”,很多时候“没有太多要求”变成“没要求”,“努力”也变成空洞的口号,这样是不对的。儿子从7岁开始学钢琴,目的是看看能否培养音乐方面的素养,打点基础——这是“有要求”,但我们没有考级——这是“没有太多要求”,练习到一定的水平要再上一个台阶的时候就比较难了,孩子就有点抱怨, “妈,今天又要练1小时呀?”我就假装和事佬,“这样嘛,今天少练10分钟,或者20分钟”——比一分钟都不练强许多,儿子欣然接受40分钟,把最难的瓶颈突破了之后,他自然坚持练1小时。这里1小时或者40分钟就是“努力”的具体指标。钢琴达到一定水平,为了高考升学的考量,我们根据文光旭老师的建议从初一开始改学打击乐——小军鼓,打算走艺术特长生的道路,到了高一开始学打击乐高阶——定音鼓,真正确定艺术特长生和信息学竞赛齐头并进的升学规划。按这个方向努力,高二时成为学校管乐团打击乐首席。
儿子学信息学竞赛是有原因的,用儿子的话说叫“家学渊源”,我喜欢捣鼓电脑,还发烧,为了追求操作系统干净纯正,经常一天之内把windows系统装几遍,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常蹲在旁边看我捣鼓,还会问一些问题,因此他对电脑很感兴趣,而信息学金牌教练何兵是我好友,儿子6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就问要不跟何叔叔去听电脑课,儿子一听是电脑课兴趣盎然,但不敢一个人去,我说那爸爸陪起去吧,于是有一个晚自习我就陪儿子去和高一的学生一起听课,那次好像讲的是“栈”,觉得还听得懂一些,就这样我陪了一段时间,我有晚自习时就妈妈陪,后来就自己一个人去上课。到了后头点难度大了搞不懂了就停了。读初一时,又跟新高一的学生一起从头听课,有些内容重复听了几遍,慢慢就上路了。值得一提的是儿子的同学吴松隐听说儿子在机房“打电脑”,也觉得感兴趣,问可不可以一起去“打电脑”,何老师一听很高兴,马上就同意了。后来两个孩子一道上课、上机,参加省级考试,北大夏令营,到如今一起考入北大信科院,完全是好基友一对!今年高考结束,两个孩子一起去美国游学,发回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合影,我还很有感触:这犹如历史照进现实,两儿子仿佛是当年的我和同学“老贼”,不同的是他们站在纽约时代广场,我们站在“昆明工人文化宫广场”,儿时的玩伴其实就是人生的导师,我们总能看到彼此的优点,相互学习,这种成长甚至超过老师的和父母的教导,遇到好伙伴是人生的幸事!
李沛卓参加乐队演出
4.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育!在儿子上小学及初中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几家孩子年龄相仿的同事会约着一起爬山,由于都是男孩特别喜欢冒险,川外后面那个陡峭的歌乐山峡谷,是孩子们的最爱,每次我都会陪着他们去爬,这当中就会给他们展示如何观察地形,怎样用倒下的树干渡过陡峭的石壁,手脚的先后顺序等等,这种野外攀爬持续了好几年,既锻炼了孩子的技能又增进了亲子关系,无形中取得孩子们特别的信任,这样当我在教育他们的时候就有特别的说服力。
儿子初学钢琴才7岁,妈妈要陪着去学习,做好笔记,回来练习时才能指导。初次接触信息学时孩子大约11岁,去听课他怯场,爸爸陪着听课,音乐教室一个人练鼓寂寞,爸妈陪着练习。这种陪伴增强了孩子的学习的信心,让他觉得不孤单,同时也是一种监督,使得他不马虎。这种陪着学习的过程还可以传授学习的方法和解决具体的问题。有一次儿子在解决算法问题时需要求不等式约束条件下的双变量表达式最值,说需要用拉格朗日乘数法,问我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于是网上查询资料,学习研究相关材料,最后和儿子一起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在后来,他不但能在信息学竞赛中应用这个方法,还能把它迁移到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去应用。之后还提出过傅里叶变换,也是我们一起研究解决的。
现在许多家长应酬多,很少在家和孩子一起吃饭,我却是非常看重陪孩子一起吃饭的,饭桌上是容易打开话匣子的地方。许多时候我会陪娃儿一起看动画片,或者孩子会和我们一起散步,但似乎都没有多少话题,但吃饭的时候儿子却经常都要和我聊几句的,有时是考我点他解决了的问题,看我的方法有没得他的好;有时聊两句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有时会抱怨学校上课很久都不放假休息一下等等。我们可以想象,虽然每次说不了几句话,谈不了几个问题,但这饭天天吃,这样天天陪着肯定可以沟通许多东西。
陪伴孩子,还包括你要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审美观,比如孩子们很多都喜欢宫崎骏的动画片,我基本上陪着儿子看完了他喜欢看的那些片子,像《天空之城》《千与千寻》《龙猫》《幽灵公主》这些片子简直是经典之作,不但画面美,而且也很正能量,和孩子看这样的片子就像是自己也回到了儿时,骑着龙猫去夜探爸妈的孩子仿佛就是我和儿子,那种神奇的幻想如今犹在眼前。这种深度《熊出没》《灰太狼》永远无法企及。这种陪伴就是单纯的陪着,儿子晚上做作业很晚我们会陪着,等他一起睡觉,因为在睡前要去看望儿子,双手抚摸儿子的脸颊。
大家都说,如今的社会是拼爹娘的社会,如果从陪伴孩子的角度来说,我完全赞同!
5. 有一颗平常心
2016年6月3日我带儿子和吴松隐两人到北大参加信息学夏令营,那时重庆天气已经热了,娃儿家就经常热了就脱衣服,进了开空调的教室又不注意,这样就容易感冒,出行前几天就反复提醒不要大意,生病了会影响考试,但年轻小伙子不愿意听,果然在出行前几天成功感上冒,在上机考试中出现晕厥,幸好没造成严重后果;和这次考试紧密相关的还有一个面试,在去北京之前就提醒孩子要先写面试提纲,做好准备,但儿子却不怎么听得进去,同行的学生吴松隐听从我的指导,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这个时候孩子就表现出一些“不好”的行为,我就没有过多的去责备,而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学生来教育,教育是双方面的,老师的教育学生可以听,也可以不听,这需要一个过程。
高三,儿子10:40才下晚自习,到家基本11:00,而每次洗澡差不多要半小时,有时还要做一会儿作业,这样就会到12:30才能睡觉,我们就觉得洗澡洗得太慢,这也是一种“不好”的表现。对于这种不好的表现,我们开始是反复催促,但没效果,双方都感到烦。以前似乎没有这么慢呀,为什么呢?我们后来分析,两个原因(1)高二是9:40下晚自习,回来得早,即便洗半小时,时间还早,我们不觉得晚;(2)洗完澡还要洗内衣,也要耽搁时间。在办公室与其他老师一交流,老师们认为还有一个原因,觉得孩子冲澡的过程是一种放松调节,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以后洗到15分钟提醒一次,自己尽快结束,就没有要求要洗多快,双方都愉快了。
6. 目标是一个个地实现的
儿子初三毕业,考取世界杯买球那个网站好(集团)有限公司,那个暑假我们计划他妈妈带他到北京耍一趟,主要是参观北大、清华,开始很不情愿,他觉得自己要考北清太难,不想被扣个帽子,压力太大。但耍回来过后觉得人家那个确实好,开始有点意思了。初二信息学竞赛得了三等奖,初三得了二等奖,有点敢想这些学校了;到了高一获得一等奖,差几分进省代表队,比较敢想了;到了高二进了省代表队觉得有希望了,6月份参加北大夏令营获得60的降分,下定决心冲击北大。你看这个过程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从开始拒绝参观到决心冲击北大,这种心路历程就是一个渐进的进程。
2016年7月26参加全国决赛,成绩不太理想,只取得铜牌,回来后开始补拉下的课程。数学我从解析几何给他补起走,内容主要是直线与椭圆,全是符号运算,计算量较大,开始根本做不起题,就抱怨,唉,这个何必要拿人算嘛,交给计算机很容易就算出来啦!——问题解决不了,开始逃避,找茬,我不理他,也不责备,鼓励孩子继续慢慢算,确实有问题的地方我和他讨论交流,其实我的讲解并不多,主要是提供一些典型问题供他练习,坚持了一段时间,逐渐觉得解几也不难了,甚至觉得还蛮有套路的。
其实我们把过程抓扎实,成绩一定会出来,只是迟早的事,但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他时间和空间,有缓冲的余地,有抱怨的机会。
初三的时候,李沛卓第一次来到北大
7.做孩子的同伴而不是监督者,做孩子的倾听者而不是教训者
高三的学习很紧张,我们许多家长比孩子还紧张,生怕娃儿耍起啦,生怕娃儿偷懒啦等等,总想监督孩子,甚至控制孩子。家长成了学生娃儿的监视者,这是不对的,我们家长要知道家是港湾不是学堂,更不是训导室,要让孩子有倾诉的地方,有倾诉的对象。2016年9月15日是中秋节,为了调休,儿子他们所读的两个“火箭班”,要连续上2周的课,孩子们其实非常不愿意,再加上其他班可以放假,他们甚至很反感这种安排,回来就会给我抱怨,我就听孩子们合理的声音,虽然我是高三的老师,但也是学生家长,于是以家长的身份向年级反映,提出意见,最后年级再三研究,安排出了更好的方案。像这样的结果儿子就觉得我们家长和他们是相通的,孩子合理的要求得到宣泄,父母是值得信赖的可以发牢骚的同伴,而不是训导者。
8.与孩子保持亲密
建立亲密的肢体接触,这会让我们与孩子保持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使得我们成为他最亲密的伙伴,甚至兄弟伙。
孩子大了,再来建立这种关系,孩子往往是抵触和反抗的,要尽早尝试,找好接触点,这和教育水平,知识学历无关,你要去观察时机,创造机会,循序渐进。我们家从小就养成每天睡前双手抚摸儿子的脸颊的习惯,就是到高三儿子17岁了还保持这个习惯。孩子每天睡觉前要么是我去看,要么是他妈妈去看,双手抚摸他的脸颊,道晚安,有时还会交流几句,今天班主任郭丽老师说某个事情了,你是否有这个情况,要注意到呀等等之类的;或者勉励几句,或者喊幺儿加油!
李沛卓和同学参加北大夏令营
9.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
家长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这个学习的方法很多,比如几个人在一起探讨案例,我们好友的儿子李庭西不想写书法了,不想吹萨克斯,我们会几个人来谈看法,该说那些话,语气轻重,先后顺序等等,这个都要琢磨,当然这就有个问题,你要愿意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而不是觉得自己天下第一。
10.开辟与孩子沟通的渠道
开辟与孩子沟通的渠道,比如写信。在关键的时候写信交流,这种交流比较深刻,而且孩子有思考的余地,我们大人说的东西他认为对的或不对的不必及时反馈,还可以反复阅。什么时候关键,这就要求你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所以你还要学会当侦查员!
儿子读初一的时候,班上大概65人吧,有几次考试成绩排到40名左右去了,我们安慰他“没得啥子,只要努力就行啦,爸妈不怪你”,儿子也不多说什么,后来在他的作文里才发现孩子觉得自己以前在沙坪坝小学很厉害,现在读了世界杯买球那个网站好(集团)有限公司高手太多,自己显得差劲儿了,说明孩子是很在乎名次的,我说的那句“没得啥子,只要努力就行啦,爸妈不怪你”的话是句空洞的废话。于是我就给他写信,深入交流这个问题的原因,以及改进的办法。
读初二的时候班上出现了早恋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又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发到他的电子邮箱,结合自己的经历像朋友一样跟他讨论早恋这个现象。
我在信里给给儿子讲,读高中的时候,我有觉得自己喜欢的女生,甚至也有女生喜欢我,你知道,我是成绩优秀,又有江湖豪气的“双面人”,成绩好的跟我耍的好,许多调皮捣蛋的跟我也是哥们儿,用现在的话来说我是“学霸”,也是“恶霸”,因为“黑白”两道的同学都处得好。但是,我们男女同学的喜欢,仅仅就是“喜欢”,是那种对异性的仰慕,好奇,欣赏,这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甚至催人奋发,如今想来还会在心间激起丝丝甜意。现在我还记得,我们曾下了晚自习,十几个男女同学在教室点着蜡烛围成一圈学唱《祈祷》:
(女)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多少祈祷在心中;
(男)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
(女)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
那些青涩而美好的记忆,历历在目!但我们设想,当初要是朝着仿佛正确的方向再往前走一点,去追求局限于两个人的所谓的“感情”,去谈恋爱,那么,一切可能都变成了谬误,不成熟的心性无法驾驭感情的野马,深陷其中,学业荒废,现在恐怕就成了痛苦的回忆。青年才俊,意气风发;妙龄少女,颦笑动人;这些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你们要懂得珍惜,保护,珍藏,而不是破坏,浪费,挥霍。一个人的一生,成长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锻炼身体,学习文化,夯实智体的基础,你们现在宛如一棵挂满青色果实的李子树,还不到采摘的季节,此时初尝,又酸又涩,全是苦果。到了成熟的季节,采摘的才是甘甜的果实。一个成功的人,不但对生活有浓烈的情感,更有冷静的理智,你可以喜欢某女生的淡雅如菊,但不要“爱恋”淡雅如菊的某女生,应该把这种喜欢保持在“喜欢”的程度,是一种仰慕、好奇和欣赏,平等相处,保持适当的距离,把那份仰慕、欣赏存在心里。不应在该学习的时候去干“摘苦果”的错事。如果这份倾慕之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当她长发及腰时,你是否有行掌天下的本领?难道一个众人仰慕的女神会喜欢一事无成,甚至连自己都不能养活的男人吗?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在收获季节收获甘甜的果实。
高三上期末,大概在11月份儿子几次考试排名都在100名左右徘徊,情绪似乎很不好了,我又给他写了一封电邮,谈了几个问题:(1)放下包袱,轻装前进;(2)看清目标,宁静内心;(3)坚持不懈,越挫越勇;(4)保持沟通,乐于交流;(5)学习中的几点具体建议。通过这次思想交流,娃儿的状态逐步平稳,最后期末一诊考了666,年级33名。
11.适当的物质奖励
适当的物质奖励分大小两个层面:(1)小的层面每次月考完全家一起吃爱吃的美食,一起看场电影;(2)大的层面取得阶段性成绩给予贵重的大的奖励,有仪式化意思。比如高二进入省代表队奖励苹果手表,价值2800多元;一诊考到年级33名奖励2017版带iTouch Bar的MacBook Pro,价值13888元;二诊考得好奖励苹果AirPods无线耳机,价值1200元。对于热衷精美电子产品的IT男,这些都是极大地鼓励。我们要把钱花在前面,起到激励和表彰的作用,而不是放在考取后来锦上添花。
12.鼓励孩子做家务
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内衣,收碗筷,抹餐桌,甚至洗碗筷,当然这个要以身作则,父亲的榜样很重要,我给儿子说,今天中午我洗碗,晚上就该你洗了,我首先做在前,孩子觉得没意见,晚上吃完饭自觉洗碗。有时还会让他来观看炒菜,甚至亲自炒一炒。我除了带头洗碗还要进厨房做菜,因为有些大菜我做得更好吃,儿子放学回来看到爸妈一起在厨房炒菜,会是一种什么体验!家是充满味道的地方,既有香味还有暖味。这种强大的支撑会让孩子特别自信,对同学友善,对朋友宽容,对生活热爱,对学习认真,对目标执着!
13.做孩子的榜样
前面说过由于我喜欢捣鼓电脑,所以儿子也跟着喜欢,这其实无形中就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可能开始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大点有目标意识了,我就更注意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儿子高中读的3班,我教1班和2班,和儿子一起搞竞赛的吴松隐就在我班上,我工作特别认真,一方面是职业操守,另一方面也是树立认真的榜样,我教的班级考试成绩好,儿子第一时间会晓得,然后中午吃饭的时候会说“爸,你们班有点腻害哟!”,我说“那是!”,李老师讲课风趣幽默,“基本方法”所向披靡,吴松隐或其他同学会给儿子讲“李老师好腻害!”…… 像这样的情况儿子觉得爸爸很认真,很努力,有水平,今年高考儿子数学考了149,我教的班上邓永鑫考了148,都是绝对的高分,所谓老汉儿(重庆方言)不言,榜样成兮 !
李老师一家在世界杯买球那个网站好(集团)有限公司合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8载春夏转眼即逝,犹记得那年你还很年幼,铺满黄叶的风华路我牵着你走过,而如今琴声悠悠,我的守候已然收获!但对儿子来讲,走到北大只是新的开始,离开父母,你将独自去面对路上的诱惑、委屈、成功、失败,但愿理想的光芒照亮你前进的道路!
- 0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