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1-22] | 来源:高2016级 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在十八岁醒来
一
杂花生树,并刀裁锦。十八岁,诸君已然披上了最华美生命的衣袍。
但是,这里,我想放弃多余的赞美。我更想吹一阵霜风,好让你们从十八岁开始醒来。
还记得《商山早行》里有这样一幅图景。
鸡刚叫过,月亮还没有落下,客舍简陋,冷风从窗缝中,扬长而入。能再在里面呆一会,多好。但是,该起身了,路还远着呢。路上没有什么行人,脚踩在白霜上,咯吱咯吱地响。在一座板桥上,刚留下的,有一行清晰的脚印!
这是霜晨的冬天里极平凡的一次出发,多么冷峻,多么苦涩。诸君,这岂不是生活的一个象征?总有一些时候是你不堪的时候,是属于你寒风呼啸的时候。天真浪漫的翠翠,忽然有“要是爷爷死了”的恐惧;老渔夫因连续七十多天打不到一条鱼而必须面对的嘲笑;风刀霜剑严相逼,生活一定有这种严峻的时刻。
这确是大苦痛的时刻,但如果面对它,又何尝不是大快意大欢喜?就像一场战争,别的人都丢盔弃甲,鼠窜虫奔;惟有你一身戎装,独立苍茫,雪满弓刀。赏花看月,那是风流;吞冰卧雪,方为格调。所以,翠翠爷爷说,无论如何要扎实地活在大地上;所以,老渔夫毅然把船划向了深蓝。是啊,在冬天的清晨,当我们默念“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时候,你是否会悠然而生一种壮怀,于是昂首冒着北风,踏着碎琼乱玉,信步前行。
有一个词叫“桑弧蓬矢”:古时男子出生,桑木为弓,蓬草为矢,射天地四方。诸君,决定箭能达到多远的靶标,不是箭矢射出后的飞行,而是在弓上蓄积了多少能量。
诸君,你们的十八岁就是《商山早行》那个寒冷的早晨,你是选择暖床蜗居,还是选择清醒裹冷疾奔?
二
这是我多年一直未忘怀的情景。
2007年6月13日,我在从成都到重庆的列车上,看到一个小女孩头戴夏花扎成的花环,笑语嫣然。
但如果我告诉她这动人的一瞬,她一定惊异:“那是我吗?”诸君,岂不美妙?一个人不经意的生命碎片竟被捡拾和葆存在另一个人的生命里。
这个故事可以延伸。很多生命的细节保存在别人那儿,而自己却全然不知?或者说,生命中,我们忽略了很多属于“我”的生命现场?我们假设,某一天有人找到我说,2007年6月13日,在从成都到重庆的列车上,你用不介意的微笑免却我泡面溅湿你衣裳的尴尬。我想,我是否也会愕然:“有吗?”
诸君,由是观之,你的生命碎片并不都在你那里,完整的你其实要由世界(别人)来重建,当然,你也参与重建了世界,不是吗?博尔赫斯说生命是“交叉小径的花园”,在每一个交点上,大家互作见证,互相勾勒,生命才眉宇生动走向真实。
诸君,可以断言,你们的十八年里,也一定有很多丢失的青春镜像。那些属于你的片段,其实就在你与师友一个个温暖的生命交点上。而且,还可以断言,这些镜像,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背景,比如迎霞湖的荷韵、风华路的夏荫、尊师亭的猗竹,还有绿林掩映下的雪案萤窗。
诸君,让我们在温暖中共惜此缘,共证善果,共建人生!
三
曾有学生十八岁生日时央浼我作诗,今改题加注奉献给诸君:
致诸生十八岁
欲近终军请缨日,已过夫子志学年。
莫言渚浅嫌粗砾,他日鸿飞叹玉渊。
门过车尘千里外,书闻俊语一枝间。
紫骝蹄染春泥后,老骥寒山拂尾闲。
自注:一、二句,终军弱冠请缨,夫子十五志学。诸君岂可懈怠!三、四句,当初只道是平常,可时过境迁,皆成蓝天暖玉。情自珍重!五句,读书要善拒外扰,须下猛力!六句,宋人有画名曰《梅间俊语图》,读书如与人隔枝而语,清雅高尚事也。七八句,君自鹏举,我自目送。
高2016级
2016年1月18日
- 0
- 顶一下